2017-06-13
檢查依據:
《藥品醫療器械飛行檢查辦法》(2015年總局令第14號)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4年第64號)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附錄體外診斷試劑》(2015年第103號)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體外診斷試劑現場檢查指導原則》食藥監械監〔2015〕218號
相關標準
YY0287-2017《醫療器械 質量管理體系 用于法規的要求》
相關法規: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 650 號)
《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局令 7 號)
檢查范圍:
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在醫療器械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過程中應當遵守以上法規的要求。
責任主體:
企業應當依照以上規范的要求,結合產品特點,建立健全與所生產醫療器械相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保證其有效運行。
風險意識:
企業應當將風險管理貫穿與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全過程,所采取的措施應當與產品存在的風險相適應。
簡點說明:
如何檢查,查什么?怎么查?基于風險,根據產品特性、生產工藝、生產規模,圍繞產品生產需要實施檢查。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GMP 是體外試劑生產管理和質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試劑生產過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錯等風險,確保持續穩定地生產出符合預期用途和注冊要求的產品,其宗旨是為保障醫療器械安全、有效,規范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
第一節:機構和人員
飛檢案例:
1、企業負責人未對企業質量體系運行情況進行評估
2、企業未提供文件發放實施前培訓記錄
3、進入潔凈區的工作人員未進行微生物知識培訓,也無相關培訓計劃
4、潔凈間直接接觸物料和產品的人員未進行健康體驗
5、進入潔凈區需戴一次性無菌手套,但未在人員進出潔凈區管理規程中明確戴手套的相關要求等
關鍵點:
人是生產質量管理過程中最主要的,尤其是基本的操作人員
組織機構控制;人員職責明確;培訓是必要的基本保障:三項是檢查必查項目
1、企業負責人:
(1)組織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2)組織實施管理評審,定期對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進行評估,并持續改進。
(3)確保企業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要求組織生產
(4)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所需的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和工作環境。
(5)應當確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3、管理者代表:
(1)應當負責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形成文件)、實施并保持質量管理體系
(2)報告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向最高管理者和監督單位)和改進需求
(3)提高員工滿足法規、規章和顧客要求的意識
4、其他負責人:
(1)技術、生產、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應當熟悉醫療器械法律法規
(2)具有質量管理的實踐經驗(學歷背景、工作經歷)
(3)應當有能力對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中實際問題作出正確判斷和處理
(4)體外診斷試劑生產、技術和質量管理人員應當具有醫學、檢驗學、生物學、免疫學或藥學等
2、職責權限
(1)生產管理部門和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不得相互兼任
(2)確保生產和質量管理完整性、合理性
(3)部門職責和權限清晰,職能明確完整,不交叉,不重疊,補缺位,不空位
(4)任命書或授權文件應與實際權限一致
注意在組織機構圖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明確產品實現過程中各環節的管理程序,出現各種問題時,如何進行協調管理,并最終實現有效控制
5、人員檔案
(1)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應當定期進行培訓(如衛生、微生物學、潔凈作業、安全防護等)
(2)建立人員健康檔案,每年至少體檢一次,患有傳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直接接觸產品的工作
6、潔凈要求
(1)進入潔凈室(區)應當按照程序進行凈化,并穿戴工作帽、口罩、潔凈工作服、工作鞋
(2)手接觸產品的操作人員每隔一定時間應當對手再次進行消毒
(3)裸手消毒劑的種類應當定期更換。
(4)潔凈工作服和無菌工作服選擇質地光滑、不易產生靜電、不脫落纖維和顆粒性物質的材料制作
第二節:廠房與設施
飛檢案例:
1、十萬級潔凈生產車間天花板有漏水和修補痕跡,有銹跡
2、產品工藝用水制水設備設置在潔凈車間內,制水間地面有積水
3、企業的危險化學品庫位于理化檢測室內,無通風和消防等措施,《化學危險品管理規程》規定的管理職責不明確
4、換鞋間、緩沖間走廊、女一更、女二更照明燈損壞不亮
5、外包間傳遞窗和工藝用水制水間的入口均位于員工進餐休息室內
6、產品儲存要求與實際記錄等不一致
7、溫濕度分布均勻性以及可能對生產過程的影響未進行驗證評估
8、凈化車間門口防鼠板與門框和墻壁間存在較大空隙,且不固定
9、未能按照《沉降菌監測制度》提供沉降菌的監測記錄
10、陰性、陽性質粒的分裝在十萬級下的生物安全柜內進行,未能提供生物安全柜有關微生物的檢測或檢測結果,以證明其內操作環境相當于或高于10000級潔凈度級別
關鍵點:
1、潔凈室(區)空氣潔凈度級別
(1)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免疫熒光試劑、免疫發光試劑、聚合酶鏈反應(PCR)試劑、金標試劑、干化學法試劑、細胞培養基、校準品與質控品、酶類、抗原、抗體和其他活性類組分的配制及分裝等產品的配液、包被、分裝、點膜、干燥、切割、貼膜以及內包裝等,生產區域應當不低于100,000級潔凈度級別
(2)陰性或陽性血清、質?;蜓褐破返鹊奶幚聿僮?,生產區域應當不低于10,000級潔凈度級別,并應當與相鄰區域保持相對負壓
(3)無菌物料等分裝處理操作,操作區域應當符合局部100級潔凈度級別
(4)100級的潔凈室(區)內不得設置地漏
2、倉儲
IVD 所用原輔材料較多,且不易辨別,貯存條件要求高,保存時限短,倉儲管理必須做到:
(1)與生產規模匹配,區域(待驗、合格、不合格、退貨或召回)必須劃分清楚
(2)環境控制滿足產品的需求,如冷藏、冷凍、干燥等,定期的數據監控記錄。
(3)所有物料應明確標識和分類。
(4)貯存物料不得直接接觸地面
(5)建立貨位卡和臺帳,內容應與實物相符,并能反應出物料的基本信息。
注意,所有物料必須做好標識和分類
3、廠房
(1)廠區應當遠離有污染的空氣和水等污染源的區域:如大氣含塵濃度、含菌濃度較低,空氣中有害物質較少,無嚴重污染源,遠離鐵路,碼頭,交通咬掉以及散發大量粉塵,煙氣和有害氣體的工廠,堆場等有嚴重空氣污染,及噪聲干擾的地方。
(2)生產廠房、設施是實施規范的先決條件,廠房設計布局,建造及其配套設施應與產品特性,生產規模相適應,便于清潔和日常維護
(3)不同區域不得相互妨礙,如不同產品同時或共線生產的影響,研發過程中未知因素對生產的影響,檢驗過程中陽性因子對 生產的影響等
(4)危險品倉庫應設置在安全地方,防凍,降溫,消防措施
(5)廠房應當設置防塵、防止昆蟲和其他動物進入的設施。
n 生產區域的調整,變動,應按照程序文件批準,必要時要進行驗證。
n 通常質量檢驗室單獨建造:質量檢驗室單獨建造的意思是不要與生產共用空調系統、潔凈室等功能/空間、儀器與試劑檢驗要求和生產規模匹配。如:理化檢驗、精密儀器、生物檢驗、無菌檢驗、微生物檢驗、陽性對照室、留樣室。PCR 產品檢驗室等特殊檢驗室要符合國家特別規定。
n 精密操作或易受環境條件影響的,如生物反應過程,或者抗原抗體制備,細胞培養,病原微生物培
養和處理,基因擴增,陽性物質培養分離等特殊生物加工技術的都必須有單獨的生產空間。
4、潔凈室
(1)進入潔凈室(區)的管道、進回風口布局應當合理,水、電、氣輸送線路與墻體接口處應當可靠密封,照明燈具不得懸吊
(2)潔凈室(區)的門、窗及安全門應當密閉,潔凈室(區)的門應當向潔凈度高的方向開啟
(3)在同一潔凈度區域內,人流和物流只能盡量做到單向流動,是無法明確區分的,因此所謂的人物流區分是指在人員和物料進入、傳出的情況下盡量分隔潔凈區
(4)有毒有害傳染性或污染性,具有活生物體的物料應設專區(柜)保存
(5)空氣潔凈級別不同的潔凈室(區)之間的靜壓差應當大于5帕,潔凈室(區)與室外大氣的靜壓差應大于10帕,并應當有指示壓差的裝置
(6)相同級別潔凈室間的壓差梯度應當合理
(7)潔凈室(區)的空氣如循環使用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8)潔凈室(區)內的水池、地漏應安裝防止倒灌的裝置
(9)產塵操作間應防止粉塵擴散,避免交叉污染
(10)污染性、傳染性和高生物活性的物料應當在受控條件下進行處理,避免造成傳染、污染或泄漏等。
(11)生產激素類、操作有致病性病原體、芽胞菌制品的區域與其他類產品生產區域嚴格分開。如系多樓層建筑,在同一生產層面與其他一般品種的生產線不能共用物料通道、人員通道、包裝線等,防止產品交叉污染。
(12)獨立的空氣凈化系統,排出的空氣不能循環使用。
(13)危險度二級及以上的病原體操作應當配備生物安全柜,空氣應當進行過濾處理后方可排出。
(14)應當對過濾器的性能進行定期檢查
(15)生產聚合酶鏈反應(PCR)試劑的,其生產和檢驗應當在獨立的建筑物或空間內,保證空氣不直接聯通,防止擴增時形成的氣溶膠造成交叉污染。生產聚合酶鏈反應(PCR)試劑的,其生產和質檢的器具不得混用,用后應嚴格清洗和消毒
第三節:設備
飛檢案例:
1、企業未對空調凈化機組中效過濾器進行壓差監控
2、企業自校準溫濕度計所采用的方法為非標方法,未經驗證
3、企業提供的2~10μl移液器檢定報告顯示計量用具為萬分之一天平;2μl移液器實測值為1.8μl,超過其誤差2%范圍規定,未對檢定報告有效性進行確認
4、企業采用紫外燈對潔凈車間進行消毒.未對消毐效果進行有效驗證
5、企業生產體外診斷試劑產品具有不連續性,空氣凈化系統停機時間較長,企業尚未對不同停機時間后再次開啟空氣凈化系統所需采取的措施進行相應的驗證和規定
6、空調凈化系統清潔維修保養規定初效每個月清洗一次,中效三個月清洗一次,高效過濾器每年監測完整性,但企業實際對初、中效每年更換,實際也未監測高效過濾器的完整性
7、企業生產體外診斷試劑具有不連續性,空氣凈化系統停機時間較長,企業尚未對不同停機時間后再次開啟空氣凈化系統所需采取的措施進行相應的驗證和規定
8、空氣凈化系統未進行確認和驗證,未進行初中效壓差監控;空調凈化系統不連續運行,未對再次開啟運行條件進行確認
9、純化水微生物檢測標準規定的檢測量為0.1ml,藥典標準規定檢測量為1ml。
10、未對潔凈車間工藝用水儲水桶進行清洗消毒記錄
11、未對純化水的全性能檢測周期進行規定
關鍵點:
設備是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必備的硬件要求,也是滿足生產質量的基本條件。設備的特性和選型必須與產
品特性,生產規模相適應。便于清潔和日常維護。
原則:設備的設計、選型、安裝、維修和維護必須符合預定的用途,應盡可能降低產生污染,交叉污染,
混淆和差錯的風險,便于操作,清潔,維護,以及必要時消毒或滅菌。
(1)與生產品種、生產規模匹配,符合預期用途(工藝要求,工藝參數&質量控制,生產效率等)
(2)與檢驗項目要求相適應,如原材料,中間產品,成品包括精度和數量
(3)計量器具及其量程和精度
(4)直接接觸物料或產品的設備、容器具及管道表面及其材質(無毒、耐腐蝕、不與物料或產品發生化學反應/粘連、易于清潔,消毒/滅菌)
(5)維護、維修(重大維修應再確認)
(6)狀態標示(名稱、規格、批號),防止非預期使用;標明清潔狀態等,包括主要固定管道表明內容物名和流向
第四節:文件管理
飛檢案例:
1、外來文件的收集和整理不及時,未收集新發布的法規文件和標準,并作為外來受控文件進行管理
2、無文件分發、回收、銷毀記錄,或分發記錄與實際使用文件版本不一致,或未進行版本控制
3、記錄嚴重失實,檢查生產記錄發現,某休假人員在休假期間有簽字和日期
4、記錄存在涂改,且未標注更改者姓名和更改日期。
5、查看企業提供的實驗室檢測培訓資料,發現紙張背面為質檢室清潔衛生記錄。
6、原料入庫臺賬使用WPS文件,可任意修改,不符合《記錄控制程序》要求;未按《風險管理控制程序》的要求對風險管理文件進行存檔。
關鍵點
文件是質量保證體系的基本要素。為保證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良好的文件系統及其記錄是不可或缺的。
文件能夠有效的避免信息口頭交流可能引起的差錯,記錄是確證產品生產和質量控制的全過程的可追溯。
1、文件
(1)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包括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手冊、程序文件、技術文件、法規要求等(程序文件至少有 26 個)
(2)文件的起草、修訂、審核、批準、替換或者撤銷、復制、保管和銷毀等應當按照控制程序管理,并有
(3)相應的文件分發,替換或者撤銷,復制和銷毀記錄。
(4)文件更新或者修訂時,應當按規定評審和批準,能夠識別文件的更改和修訂狀態,防止舊版文件誤用。
(5)分發和使用的文件應當為適宜的文本(批準的現行文本),已撤銷或者作廢的文件應當進行標識,防止誤用(除留檔備查外,不得在工作現場出現)
2、記錄
(1)記錄控制程序,包括記錄的標識,保管,檢索,保存期限和處置等 4 個方面
(2)每批產品應當有記錄,包括批生產記錄,批包裝記錄,批檢驗記錄和產品放行審核記錄等。批記錄
(3)應當由質量管理部門負責管理,至少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一年。
(4)質量標準,工藝規程,操作規程,穩定性考察,確認和驗證,變更等企業重要文件應長期保存。
(5)SOP 要保證操作者在依照實施時盡量少動腦,記錄要盡量減少寫字內容,盡量打鉤
(6)如果使用電子數據處理系統,照相技術或其他可靠方式記錄數據資料,應當有所有的系統的操作程序;
(7)記錄的準確性應當核對。且只有經授權人員輸入或更改數據,更好和刪除應當有記錄(痕跡);應當使用密碼或其他方式控制系統的登錄,關鍵數據輸入后,應當由他人獨立進行復核。
(8)用電子方式保存記錄,應當采用磁帶,微縮膠卷、紙質副本或其他方法進行備份。以確保記錄的安全,數據資料在保存期內便于查閱。
LATEST NES
孚諾科技(大連)有限公司是日本古野電氣株式會社的全資子公司。古野集團經過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及激烈的市場競爭,成為日本高端檢驗設備制造商。所生產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得
孚諾科技研發生產的CM-200T系列超聲骨測量儀,由幾十年的經驗積累,獨創的先進技術,保障了檢測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獨有的溫度補正技術,由于測量部位的溫度高低直接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
2016年9月23日,孚諾科技(大連)有限公司生產的800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FC-800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 FC-800具有恒速800測試/小時(ISE使用時1200測試/小時),采用最新的超微量技術,最小反應液量